Sunday, December 16, 2007

美中经济关系的基本结构(作者 日本专修大学学者大桥英夫)

二战以来美国一直领导着世界经济,而今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展望21世纪的世界经济,美中两国经济关系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在评价美中关系方面,我们可以站在美国的立场,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其基本结构进行分析:第一是事关安全保障问题的中国;第二是作为非市场经济的中国;第三是作为竞争对手的中国。

事关安全保障问题的中国

考虑美中经济关系的第一个角度是安全保障问题。在东西方冷战时代,美中两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针锋相对的敌对关系。战后的美中关系是从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美对华实施禁运开始的,此后两国关系一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美中邦交正常化开辟了道路,美中关系在时,苏联入侵阿富汗,美中两国基于“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思路,开始迅速拉近关系。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放开了对华出口限制,开始向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并向中国提供两用技术,这种对华优惠政策一直持续到1989年。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决定战后国际关系的东西方冷战结构最终瓦解。克林顿政府上台,打着“复苏美国经济”的旗号,在“国家出口战略”的名义下放宽了出口限制。鉴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克林顿政府作出了放宽限制和取消经济制裁的决定。以此为契机,美国对华出口限制的依据,从安全保障方面转向了外交政策执行方面.美国更关心的是防止中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相关技术扩散的问题。

作为非市场经济的中国

第二个角度是作为非市场经济的中国。美国将中国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是依据其国内的法律。1988年通过的美国一揽子贸易竞争力法规,规定了“市场经济国家”必须满足的6个条件:第一,货币的可兑换性;第二,劳资之间通过自由谈判决定工资;第三,允许自由设立合资等外资企业;第四,政府减少对生产资料的控制;第五,政府要减少对资源分配、企业生产和商品价格的干预;第六,美国商务部认为必须满足的其他条件。从以上6点来看,中国不仅不符合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更主要的是在第六条上面临着巨大障碍,因此,中国现在仍被美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由此可见,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出于对苏关系的考虑,对中国奉行了优待的政策,但是,美国对待中国与对其盟国和友好国家相比,显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美国1974年通过的贸易法402条、要求每年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进行一次审议。在1989年以后,美国国会每年在审议最惠国待遇时都引起很大的争议。

美国总统克林顿认识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1996年宣布将最惠国待遇问题与人权问题脱钩,同时,对中国的“不公正”贸易行为采取了更为严历的态度,其中包括要求中国开放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等。

尽管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然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对待。结果,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进而对中国产品实施了更具“任意性”的反倾销调查,从而牵制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增加。

作为竞争对手的中国

第三个角度是作为竞争对手的中国。美中贸易不均衡反映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急剧扩大。当然,两国的贸易统计数字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将经过香港出口的贸易以及服务贸易计算在内.那么美国认为的对华贸易逆差实际上明显夸大。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原因之一是美国企业增加了对中国产品的采购,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两国的贸易当中,企业内部贸易明显增加。过去,美国企业从东亚国家采购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今这些企业转而从中国进口产品。

我们不能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中国方面。随着美国跨国企业对华投资和委托加工的增加,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子公司以及委托工厂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到美国。存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占了很大的比率,加工贸易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进行的。因此,美国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增加。

上述三点在2005年夏季突出表现出来。当时,中海油公司提出要收购美国大型石油企业优尼科公司,但遭到美国国内的反对,结果中海油公司不得不放弃收购计划。由此可见,美中经济关系由于受到非经济要素的制约,并非完全自由。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事件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美中关系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优尼科事件包含了美中经济关系中上述全部三个角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美中经济关系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考虑美中经济关系之际,首先我们要准确地把握美国的对华认识和对华政策。这是由于:第一,美国的经济实力仍处于绝对的优势:第二,制约美中经济关系的规范和标准是美国在二战后制定的:第三,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可以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在美中经济关系中仍将是一个独立的变数,美国占优势的基本结构将会得到维持。